找到相关内容803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“缘法”指的是什么?

    缘法说白了就是因果,缘分,机会.佛道儒三家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守心修心.而缘法在其中所含的就是自身的际遇. 十八空义指: (1)内空、(2)外空、(3)内外空、(4)空空、(5)大空、(6)第一义空、(7)有为空、(8)无为空、(9)毕竟空、(10)无始空、(11)散空、(12)性空、(13)自相空、(14)诸法空(一切法空)、(15)不可得空、 (16)无法空、(17)有法空、(18)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5978176.html
  • 研究三论宗的现实意义

    以无为本”,认为“无”是万物之根本;而三论学主张“诸法自性本空”,认为“空”为诸法之实相。由此可见,玄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三论学思想的影响。   如果就三论学的哲学思想而言,无论在思惟逻辑还是形式...价值很高的学术研究,研究佛教逻辑学对于研究人生观和宇宙观有很大的帮助,因此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佛教逻辑学。从形式逻辑而言,佛教主张诸法因缘和合而生,所以说诸法无自性毕竟空。如《中论》云:“若谓是生生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2079206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什么叫一心三观和三谛圆融?

      赵朴初答:三观是修行的观法,即空观、假观、中道观。此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,名为一心三观。三谛圆融:真谛、俗谛、中道谛叫做三谛;此三谛举一即三,虽三而常一,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,所以叫圆融三谛。一心三观,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,说明诸法无碍,事理圆融。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,别的宗属前三教。此宗总结了以前各派的思想,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,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,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0411185157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简介

    ,曰宗、因、喻。宗以建旨,故应在先。《楞伽经》立‘诸法皆幻’为宗。然幻非不有,以有幻相故。虽有而非实,非实故不可执为有,有幻故不可执为空。非空、非有、非实,是为幻义。诸法,为一极普通名词,凡所有一切均...鬼所见均不能立。又如一石,若照以显微镜,则其质为稀疏而非坚密;此亦随心量见不见不同故。复次,心亦非固定之实体,乃流行活泼之幻化功能;以是故能缘心、所缘法皆幻。如是成立诸法皆幻义竟。诸法实相非幻(宗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847186.html
  • 从筛法数论看心经

    从筛法数论看心经  昌迦禅师著文  心经全文有一个思想贯穿其中: 这就是“从性不从相”。性就是诸法中名叫“法义” 想点示的东西,它与诸法的“相”不同,它是诸法所共具的那个特质。举例:赤豆绿豆借代“诸法”,“豆类”是它们的“法义”又名“性”,而“赤”、“绿”即是“相”。  为什么心经以“从性不从相”的思想做贯穿?因为佛陀向舍利子介绍观自在菩萨所持受的是佛教大乘法----------般若波罗蜜多法,...

    昌迦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465103.html
  • 楞伽大旨

    rdquo;为宗。然幻非不有,以有幻相故。虽有而非实,非实故不可执为有,有幻故不可执为空。非空、非有、非实,是为幻义。诸法、为一极普通名词,凡所有一切均该括之。诸法皆幻,即一切皆幻。易言以明,即有漏无漏、... 诸法实相非幻。宗   离心意识故。因   如圣智证第一义。喻   有难者曰:诸法实相非是幻,以离主观体相──心意识──故。所谓主观体相者,即是幻因。幻因既无,云何是幻?如佛、菩萨、罗汉、辟支佛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3365586.html
  • 华岩寺能法法师周日讲授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

    佛法的心要。 本经不但文简义丰,易于诵念;还破色显空,令人开发智慧,揭开诸法虚伪的现象,照见诸法空性的本体。可以说是建筑人类精神堡垒的上好原料,是发掘人生真谛的利器;亦是度生死海,登涅槃岸的导航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华岩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6/1527381001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学佛者对忍气吞声,与修忍辱行的看法如何?有没有一样?

    唯有证得诸法自性空,才能踏上菩提华之彼端。   大般若经云:“诸法自性空,非声闻作、非独觉作、非菩萨作、非如来作、亦非余作,有佛无佛,其性常空,此即涅槃(梵语nirvana),无生无灭故。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451712480.html
  • 禅师精英再聚嵩山“少林问禅” 交流论禅

    的话题是诸法识相还是诸法如幻。下午的辩禅围绕的主要命题是如何释祖师西来意?据介绍,这些话题都是佛教中的共案,是一些看似简单却又说不清的问题。在此次机锋辩论会中,主要考察选手对佛经、佛法的认知度和悟性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问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0830501249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〝扪空追响,劳汝心神,梦觉觉非,竟有何事!〞这段话的意思何在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修道者最怕错用功,修错法门,以不了义为了义,以识为智,以不究竟为究竟,甚至找不到门路通往涅槃(梵语mirvna)解脱(梵语vimaksa)之境,这是行道者最大的忌讳与危机!   扪空追响,劳汝心神,二乘人证空住空,沉空守寂,默守净心,知空证空,但不知出空行大悲,以利群迷,又何况诸法本空是诸法本性,其性自空,不待空时方空,当体空故。   凡夫之辈追逐声色,反被诸欲所困惑,若不得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181312868.html